太原醍醐培训学校 Taiyuan Tihu Training School

专注于高考教学
招生热线:0351-8591111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聚焦

教育十年 | 储朝晖:中国教育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所属分类:时事聚焦    发布时间: 2022-10-12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相对漫长的过程,史学界将1861年筹办京师同文馆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其间经过创办船政和实业学堂、建设大学堂、废科举兴学堂、建立学部和学制,内容和形式逐渐完备。在锐意改革和不断进取中,中国教育思想和内容、方式、方法进入现代教育体系。

对教育现代化作出新的界定

这十年,教育在现代化方向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2019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确认了中国教育仍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同时,依据新阶段的条件阐明了战略背景、总体思路、战略任务、实施路径、保障措施。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界定的教育现代化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实施教育现代化取得新的业绩

十年来,教育系统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完善教育优先发展机制。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实现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成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迈出的重大一步和迈向教育强国的里程碑事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连续十年保持在4%以上。2021年共有各级各类教育专任教师1844万人,比2012年增长26%,形成了以师范院校为主、综合大学共同参与的开放灵活的教师培养格局。

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近53万所、在校生超2.9亿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8.1%,比十年前提高23.6个百分点;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比十年前提高3.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4%,提高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8%,提高27.8个百分点。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更好保障了人民受教育的机会。

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印发,将义务教育在县域内实现均衡发展状况列入对地方政府及主要负责人考核的内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尽快实现一体化发展。2021年全国2895个县全部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乡村学校面貌有了根本改观,形成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向优质均衡目标努力。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

教育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推进“双减”后教育生态正在重塑。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国已有29个省份分五批进行高考综合改革,基本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模式,健全了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依法治教更加有力。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基本实现,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各地普遍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教研支撑,精准分析学情,注重因材施教,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推进教育现代化尚需新的探索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与社会同步从传统迈向现代的过程,是教育“现代性”的实现和逐渐增多的过程,它不存在..确定目标,而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让所有人得到充分、自由、个性化的发展,这应当是教育现代化努力的方向。

十多年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现代化做出界定,“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现实当中,还存在一些对教育现代化的误解:认为时间越近越现代化,条件越好越豪华越现代化,还有人认为现代化就是彻底推倒重来,将过去和传统抛得一干二净。事实上,现代化和现代性不仅仅由时间和物质确定,百年前一些教育家的思想和做法也具有现代性。教育现代化.为关键的是人的现代化,思想观念、制度现代化。

当下,教育现代化需要培养沿着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通过创造追求幸福的人,培养天性获得充分发展的、有文化传承的现代人,培养未来世界未知环境的未成人,培养个体依据他所在环境自主生成的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能够健全,一个缺乏动力的被动型人格的人,没有美好的未来。

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开放,让师生从学习历史和体验当下中共同认知人类文明,判清其前进方向,沿着其探索成长。实现教育现代化对于每个教育当事人而言就是要问学生需要什么,了解学生的天性和当下真实的成长发展需要,并切实有效提供教育服务。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尤其需要在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加以改进,实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学习,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必须进一步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青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必须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做好提质增效工作,分类建设一批世界..高等学校。必须进一步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遵循以人为本、用利除弊的原则,增强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人的成长发展的能力。必须进一步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教师教学自主权和学生学习自主权,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与监测体系,推进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必须进一步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对学校实行依法办学,依据章程治理,提高学校自主治理能力,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尽可能减少行政发文和指令。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实现“一校一章程”,教育现代化才有坚实的载体。

《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各项数量发展目标在过去十年大都已提前超量实现,其中确立的体制改革目标仍需进一步加大努力完成,这显示教育现代化仍充满挑战。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就不是同步的,各地教育现代化水平参差不齐,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地、各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大胆探索,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晋公网安备 14010602060878号